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2章 文官逼宫 (第3/6页)
贾昌朝一口气上了7道求去的文书,坚决要辞去一切职位,回家种田。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贾昌朝玩弄权术,笼络人心,他做的事情,丝毫不比韩琦少,如果掀开,只怕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他老鬼是要逃命了。 赵祯犹豫了再三,心里头还有些不舍。 主要是王宁安推荐了王安石,赵祯也很赏识王安石的才学,问题是此人性格刚强,不懂变通,资历又浅薄,需要过渡时间,倘若贾昌朝能留任一段首相,也好帮衬拉拔,给赵祯更多的布局时间。 可是贾昌朝丝毫不想留在京城,他一道表文接着一道,甚至准备直接挂冠求去…… 老家伙保命的作为,在一些人眼里,却是因为贾昌朝无力保下韩琦和王拱辰,羞愧之下,才求情罢相。 的确,在金殿上,三跪求情,结果换来了陛下的斥责质问,身为宰执,面子都丢光了,贾昌朝要走,也是情理之中。 紧跟着贾昌朝之后,枢密使庞籍竟然也上书,说他年老体衰,不堪驱使,请求归乡。 如果光是庞籍也就罢了,参知政事唐介,御史中丞赵卞,这两个人也跟着上书,都是一个要求,辞官不做! 这下子大宋朝可乱了套! 大宋的官制出了名的复杂,但基本上还是有迹可循的,站在百官顶端的就是所谓宰执,东府的首相,次相,参知政事,西府的枢密使,枢密副使,外加财相三司使,言官的老大御史中丞。 由于有些职位可能有两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