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 (第3/6页)
步进来,几位相公都在,包括首相贾昌朝,次相富弼,参知政事唐介,枢密使梁适,还有三司使曾公亮。 见欧阳修赶来,几个人都跟他主动问好。 贾昌朝开门见山,“醉翁,你是为了岭南的案子吧?” “没错。”欧阳修拉了一把椅子坐下来。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宋代对分权牵制达到了病态的地步,所有的宰相几乎都是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衔,没有人能真正以三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出任宰相,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公。 设置参知政事,还有枢密使掌军权,据此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宋代的相权被削弱了,受到限制了。 这种想法也对,也不对! 作为单一的个体,显然宋代的宰相没有前辈们那么威风,但是作为整体相权来说,却是大大强化。 就拿眼下的情况为例,出了事情,通常东西府的相公们凑在一起,如果他们的意见统一,直接上报赵祯,皇帝几乎都要点头。 只有在分歧严重的时候,皇帝才能出来裁决协调。 欧阳修坐下之后,就说道:“我认为徐镛孙沔等人,天怒人怨,罪行累累,罄竹难书。他们不光是大宋的罪人,更是士林的耻辱,如果不严加惩处,天下人会怎么看?士农工商,士人如果不能表率群伦,有何面目,辅佐圣君,治理百姓?” 老夫子的话,掷地有声,唐介和曾公亮都频频点头。 “我们赞同醉翁的意思,和罪人为伍,也是我等的耻辱!” 当头三门炮,都是素有清名的重臣,很有压迫力。 贾昌朝看了眼梁适,问道:“枢相的意思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