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九三章 叙功 (第5/7页)
的例子。 抗战时期,军统的高级军官,调入常规做战序列部队,任军法官的有,任督查官的有,也有少数的任职军事参谋。但绝对没有直接就任精锐师团军事主官的。 后来,也确实有一部分做了带兵主官。但那是战力连大部分的地方部队都比不过的杂牌军,和宪兵教导团根本没有可比性。 比如忠义救国军,抗日别动队等这种全都由学生、平民猝然组织起来的队伍。 方不为在特务处内部怎么升都正常,那是因为他本身就属于这个系统。 但他在特务处的职级升的再高,也没办法和正规部队的带兵长官相比较。 宪兵教导团意叶着什么? 称得上精锐中的精锐,比起中央军的嫡系师团都只强不弱。里边随随便便便拉出来一个营长,到了中央军的其他部队,至少也是团参谋或是团副,也有不少直接当了团长。 方不为之所以震惊,就是因为他自身的资历。 铨叙厅审核之时,看重的第一点,便是资历。 功劳大,官可以给你升,但没资历,没经验,却想着就任要职? 做梦! 至多给你挂个头衔,顶个闲职。 各军事部门中,挂着少将职务,一天闲的没事干的一抓一大把,都是这么来的。 方不为军校毕业才刚刚一年,就算是黄埔生升官最快的北伐年代,也鲜有听说过升这么快的? 这等于是方不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从准尉到中校主官,整整升了六级。 更关键的是,他连一天的兵都没带过。 方不为终于知道,谷振龙说是害的他被委员长骂了一顿的由来了。 这要是其他人,自然不用通过委员长。但方不为已是在上面挂了号,光是一个上海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