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秦石璜:我被摆了一道? (第1/4页)
随着各方势力的角逐,南北和谈的在二月十五号终于是落下了帷幕。 从参加了这次会议的宋育仁的回忆录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一场的会议的结果是很复杂的。 复杂的意思就是或许只有那些真正的希望整个中国实行“彻底”的革命志士失望了。但是南北双方的代表都或多或少的收获到了自己想要的。 而在其中,获利最大的也就是即将上任的民国大总统,袁世凯。 总的来说,南北和谈的条件一共有五项。 1:清帝退位。 在南北双方达成共识后,这一项就迅速地实施了。 在1912年的2月10日,最后一任的清朝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宣布正式的结束了十个皇帝,历时272年的大清朝统治。 而爱新觉罗也是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唯一一个没有被清算后账的皇室。 2:选举新的大总统:。 这一项的实施过程具体即是在1912年2月13日,南京的临时总统孙文辞去总统职位,他转而将总统职位移交给“支持共和”的北洋袁世凯。 3:建立整个国家都承认的新一任的共和政府。 但是相对来说,这一条件还是一个未知数的。因为尽管颁布了这一个条件建立新政府的条件,但是南北双方的人却是在争论这个共和的方式和制度。 比如在共和政府的首都的所在地就有着很大的争论。 南方的人力挺在南京,而北方的人力挺在北京。而两方人就此争论了有大半年,不过随着北洋政府在北京建立,并且实际的掌控了整个中国的外交权等国家权力。这种首都的争论也就慢慢得消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