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16节 (第4/5页)
增加了好几倍。 方晨已经跟体总签了合约,她有点急,能找到的青少年组女单都扒拉干净了,就差丛澜这一个。 所以,于谨这么一讲,方晨立刻就应了下来。 方晨盘算着:“现在是五月底,等到七月份她刚好入队,这两个月她得考试吧?” 于谨:“嗯,不过这个放心,她成绩很不错,一直是第一。” 方晨:“她以后还是半天上课半天训练?不考虑直接读个体校吗?这样的话等到之后,学业会很吃力吧?” 一旦到了比赛季,九月开始截止到来年的三月底,几乎是要连轴转。 青少年组的赛事还少一些,成年组的话会多出来好几个。 休赛季虽说是给运动员们修整训练用的,实则事情也不少,冰演、新赛季长短节目的编排、新动作的学习等等。 这么一算,丛澜的两个学期在校时间,加起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攒够一个月。 初三要考高中,高中课业又重,现在她能顾得过来,那以后呢? 花样滑冰这个项目的运动员就算是得了全国前三的奖项,是一级运动员,在保送大学方面也没什么便利,一般也只能去一些体育类的大学,综合性大学没多大希望。 主要是这类学校不收花滑科目的,原因也简单,花滑的赛事成绩不怎么样,比不上现今正火热的跳水队。 两人站在场边,不知不觉地开始为丛澜以后的路担忧起来。 女单的在役期太短了,如果说男单可以二十五六退役,那么女单也就是二十一二左右,等到后期技术上不去,新的小女单冲出来,这种落差是很难忍受的。 二十岁的年纪,刚好是一个人最向上、充满无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