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7章 一家人都来了 (第4/4页)
,普及教育,广收学生。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诗经·郑风》里有首诗叫《子衿》,诗中主人心里想着的那个人,就是穿青衿的郑国学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故《毛诗注疏》就此解释:“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隋唐时的学子也是这般装束。《新唐书》记载:“先置之官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人就位。” 笈囊”是古代放置书本、衣服等学习和生活物品的收纳用具。在中国古代,人们外出装收物件的工具有“褡裢”“包袱”等。褡裢是一种长方形布口袋,中间开口,两端装物。褡裢有大小之分,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挂在腰带上,两端装纸、笔、砚台、印章印泥、信封便笺等需要随身携带的学习、生活用品。 包袱比褡裢简单多了:用一块方形布料,将需要携带的物品放进去,然后将两个对角各自打结,可挎可背。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太好的学子,在外出读书时都会背着一个大包袱。如今学校做思想动员时,常要求学生“放下包袱”即由此而来,但已完全是两个概念。至则设茶,欲去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上自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意思是说,宾客上门之时,主人会拿出茶来招待。当他们离去时,主人又会以“汤”相赠。果壳子的农家小女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