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一百八十一章 夺堡(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夺堡(一) (第3/9页)

,满洲火器四旗四营,前锋四旗一营四旗,防军营与骁骑营各两营。

    因为是关外龙兴之地作战,乾隆、颙琰和福康安等人都不想让绿营掺和,所以从各省调的也是驻防八旗。

    山西、陕西、直隶、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四川各省将派出一千至两千的驻防八旗部队北上。除此之外,福康安又奏请乾隆从内扎萨克蒙古所属的科尔沁六旗、喀尔喀左右翼、鄂尔多斯七旗等部调骑兵五千人。

    就算是这样,福康安仍嫌不够,他和阿桂不停的向军机处发奏章请求继续调兵。

    北京城的颙琰跟和珅等人。被福康安和阿桂的大动作搞的焦头烂额,每日大部分的公务都是在安排各地北上人数以及催促出发时间。

    古代的调兵实际上就是调拨粮草,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没有粮草供应,部队是没办法出动的。但是满清的粮饷制度很奇葩!因为八旗兵源是分省驻扎,所以要跨省调兵就需要本省自己筹集军饷,然后在战争结束后再去兵部奏销。奏销时需要到兵部核算,而拨款时还要先付两成的火耗银。

    这对江浙等富裕省份还好说,对于西北的穷省简直没活路。所以各省最多也就调动两千人出征,再多了就真负担不起了。

    福康安和阿桂一到吉林,就下令船厂按照英吉利人提供的快船图纸开始造船。除此之外,阿桂采取了大小金川战役曾使用的办法,在吉林城外修建铸炮厂,就近铸炮,以弥补调运的火炮不足。

    另一边的北海镇。

    自从过了正月十五,北海镇就发布了总动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