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 周瑜荐鲁肃 (第4/5页)
与兄长留下的大业,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守成?” 周瑜回道:“自古有言,‘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所以如今首要之计,是要寻找高明远见的人才来辅佐政事,然后江东自然安定。” 孙权点点头:“兄长留下遗言,内事都托付给子布,外事就要依赖公瑾了。” 周瑜道:“子布乃是贤达之士,足以担当大任。只是周瑜不才,恐怕有负依托之重,愿保荐一人辅佐将军。” 孙权好奇道:“何人值得公瑾如此看重?” 周瑜回道:“此人姓鲁名肃,字子敬,是临淮东川人。他胸怀韬略,腹藏计谋,早年丧父,对母亲极其孝顺。而且家财极富,经常散财周济贫困之人。当年我为居巢长时,率领数百人经过临淮,因为军中缺粮,听说鲁肃家有满满两仓大米,足足有六千斛之多,因此前往求助。鲁肃当即手指其中的一仓米相赠,可见他慷慨若此。” “此人平生最爱剑术以及骑射,曾寄居在曲阿,后来因为祖母亡故,便带着灵柩回到了东城安葬。他的好友刘子扬想要约他一起往巢湖去投奔郑宝,他现在还在踌躇没有出行,主公不妨马上将他召来。” 孙权听完后顿时对鲁肃大生好感,当场便让周瑜去聘请其来效命。 周瑜更不推辞,等到孙策下葬之后,马上便动身去见了鲁肃。 两人本是熟识,一番长谈之后,鲁肃却有些犹豫:“最近刘子扬约我一同往巢湖去投奔郑宝,我正准备前去。” 周瑜摇头道:“昔日伏波将军马援曾对光武帝说过:‘当今之世,不但君主要选择臣子,臣也在选择君主。’如今我江东的孙将军亲贤礼士,吸纳天下奇人异士,可谓是世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