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荆州议降曹 (第4/5页)
间惨白,说出来的话已经带上了几分颤音。 “诸公之言或许有理,非我不愿听从,实在是想到先父基业,就这样一朝送进他人之手,只恐会贻笑天下!” 他这边话音刚落,殿门口突然有一人昂首走了进来,边走边说道:“傅公悌与蒯异度之言大善,将军何不纳而从之?” 众人转头看去,进来的人原来是被世人称为“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 此人籍贯山阳高平,表字仲宣,容貌瘦弱、身材矮小。 王粲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就有奇才之名,曾经有一次去求见蔡邕,正好遇见蔡邕府中有高朋满座。 当时已经是中郎官的蔡邕听说王粲来访,竟然急匆匆地跑出去迎接,连鞋子穿反了都不知道。 宾客们不免大感惊讶,以蔡邕的才名,竟然如此在意这个又瘦又矮的孩子? 有人不禁问道:“蔡中郎为何这般礼敬一个小子?” 蔡邕笑着回道:“此子有异才,吾不如他也。” 而王粲此人也确实博闻强记,很少有人能比得过他,路边看见的碑文之类他只要走过去扫上一眼,马上就能背诵出来。 有时候观看别人对弈,不小心棋局乱了,他也能凭记忆重新摆放出来,而且一子不差。 他又精于算术,尤其在文词之道上冠绝一时,十七岁时就因为名气响亮而被朝廷征辟为黄门侍郎,他推辞不去。 后来因为躲避战乱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