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 三路皆败退 (第3/4页)
接应攻吴的三路大军。 群臣见此纷纷出言劝谏,并指出早有哨马通报,东吴已经有所防备,并用重臣吕范领兵挡住了曹休,诸葛瑾领兵驻扎在南郡抵挡曹真,朱桓领兵在濡须口挡住了曹仁。 刘晔再度上谏道:“江东防备充足,陛下此去恐怕徒劳无功。” 曹丕却怎么也听不进去,毅然传旨,即日领兵御驾亲征。 东吴将领朱桓年纪颇轻,其时不过二十七岁,平素极有胆略,深受孙权信任。 他受命领兵防守濡须口,得知魏将曹仁领大军想要去攻取羡溪,于是也将军队全部调拨去了羡溪防守,只留下五千人马防守濡须口。. 谁知曹仁却突然打了个回马枪,令部将常雕与诸葛虔、王双等将领,率领五万精兵直扑濡须口而来。 负责守卫城池的东吴军兵眼见曹军漫山遍野而来,忍不住人人脸上变色,朱桓却面不改色,手按剑柄大声说道:“胜负之分在于将,而不在兵之多寡。兵法有云,客兵倍而主兵半者,主兵尚能胜于客兵。何况曹军千里跋涉,人马都已疲困,而我军坐守高城,南临大江、北有高山,正是以逸待劳之势,何惧之有!” 随即传下号令,命全军偃旗息鼓,士兵都藏身在城垛之后,装作城池无人防守的样子。 不久后魏军先锋官常雕,领着精兵直扑到濡须城下,遥遥望见城头上并无兵马守卫,大喜之下挥军急进,想要在第一时间将城池占领。 谁知行进到离城池不远处,道路两边突然鼓声大震,随后无数旌旗竖起,朱桓亲自带领一支伏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过来,将猝不及防的魏军杀得丢盔弃甲。 常雕本人也在措手不及之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