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1章 益州初平定 (第3/4页)
提议道:“益州人民屡遭兵火,许多人无家可归,主公倒不如将这些田宅归还给百姓,令他们能安居乐业,如此民心归附,岂不更好?” 刘备闻言大喜,当场拍板定夺,并请诸葛亮拟定治理国家的条例,编写了一部刑法,其中对于作jianian犯科之类的刑罚设定得颇为严厉。 法正看完刑法后提出建议:“昔日高祖取消严峻刑法,只与民众约法三章,黎民百姓都感念其恩德。还请军师适当也将刑法放宽一些,以慰藉民心。” 诸葛亮摇头解释道:“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末法度暴虐,以致民怨沸腾,因此高祖才会特意定下宽仁之法。而刘璋执政暗弱,只知道以官爵收买人心,以致刑法不严,君臣之道也因此逐渐废止。官位给高了,就会无官可封,对下一味施恩,早晚无恩可施。所以益州的积弊,都由此而来。我如今便是要威慑以法,法行则知恩;限制封爵,才会因为加爵而知荣宠。此所谓恩荣并济,上下有节,治理地方之道,不过如此。” 法正听完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而益州也从此军民安定,四十一州地面,就此民心日渐安稳。 法正此人,其实心胸也不算开阔,说好听点叫做恩怨分明,说难听点就是睚眦必报。 他自从被封为蜀郡太守后,以前与他有过恩怨的人,都被他或报恩、或报仇,逐一都报复了个遍。 有人将事情告到了上面,说:“孝直(法正)过于蛮横,应对其加以斥责。” 诸葛亮听完后却说了一句:“当初主公被困荆州,北畏曹cao、东惮孙权,幸亏依赖孝直辅助,才得以安然脱困。如今又为何要约束他,使他不能行使自己的意愿呢?” 事情传到了法正的耳朵里,他感念诸葛亮的宽仁,于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