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_第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节 (第7/7页)

容包括诗词、九章、经义等,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今日我先讲《大学》第一章 。”

    谢景行端正坐姿,将桌上摆着的《大学》翻开,他不是那种仗着记忆力好就随意应对的人,双目炯炯地看着祝世维。

    祝世维被下面两个小学生认真盯着,心中澎湃,不能做官,他还可以育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祝世维先是自己抑扬顿挫地将第一章 通读了一遍,又让两人一句一句跟读。

    谢景行清朗的少年音和屿哥儿温润绵软的声音交杂错落,很快,两人便将第一章 读熟了。

    祝世维开始讲解其义,一般老师只会用朱熹注解讲义,他却不同。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注

    祝世维先将朱熹注解说了一遍,没有停下,又说:“这句话不外乎‘遵从本性’四字,纯净无私的天性来源于上天,遵从本性,遵寻天地万物自然变化,平衡自身,理解并实践自身的‘道’,最终自我完善,与天性合二为一。”

    一段话说完,祝世维喝了口茶,缓解了嘴里的干咳,“以大炎朝开国皇帝来说,他一开始只做一个天下处处可见的本分农民,可在上天降下灾祸后,又一步步成为开国皇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就是在遵从本性,一步步实现天人合一,如此才为大炎朝平顺度过一百多年奠下基础。”

    谢景行和屿哥儿听得连连点头,眼睛一瞬不瞬看着祝世维。

    祝世维越讲越得劲儿,也愈发投入,将深奥道理融于史实讲解。

    谢景行也喜欢这种教法,身心投入。

    不知不觉太阳就升上了头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