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_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66节 (第6/8页)

好的薄竹片精编细作,只需要跟做鸡舍一样,用相对宽的竹条编成一大块相对平整,能放进晒架里,上边能平放模具的板子就行。

    省下来的簸箕桑萝准备专门用来晒魔芋片,因为魔芋也是有采收期的,过了采收期她还想继续卖素毛肚的话,只能现在拼命的攒原料了。

    砍竹子做东西桑萝已经做得熟门熟路了,甚至陈有田的那几样工具都在她这边放着,这简易晒垫也不是多难的东西,折腾到半下午也就弄出来了。

    之后的忙忙碌碌自不必提。

    ……

    转眼就是九月初七,胥吏来十里村收税的日子。

    一大早各家就都准备了起来,运着自家的粮食先就到村里的晒场上等着了。

    桑萝自然没去,她家里没个男人,不想引村里人注意,正装穷呢,等再买两趟粮,差不多到九月十三四,届时再往县里去交,更不打眼。

    虽不交粮,但不妨碍桑萝去现场瞧一瞧的。

    这一瞧才更瞧出了这时胥吏的恶劣和百姓的艰难,原来交税的时候还得再给胥吏陪尽笑脸,再悄悄塞几个钱的好处。

    收粮的胥吏带来的称粮的量具是斗,收多收少全在那胥吏的心情上,给了孝敬的,那斗平平的就给过了,没给孝敬的,称一斗粮那胥吏能一人踹上个几脚。

    没错,照着那称粮的木斗上脚踹,原本已经堆得冒了尖儿的粮,几脚下去就往下变浅了好大一截。

    这时候你就是再献上孝敬,那胥吏都不带收的,不够就是不够,再往里添粮吧,哭都没用了。

    只出了一个这样的,满村子人都瞧着,后边再没有不识抬举的了,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