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寻龙诀 (第2/5页)
,第一任校长,早年还是光绪朝的进士哩,可谓书香世家,家里藏书不下十万,文-革的时候被小将们烧毁了许多,至今还剩下不到万册,光是宋版,明版的书就有不少,清代和民国的线装书更是大把的。 “首先我们来讲讲龙。”邵文渊很久没有给人上过课了,侃侃而谈,“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不可否认,这是历朝历代劳动人民演绎的结果,,但到底是不是虚拟的,并无定论,所谓用各种动物图腾组合起来的精神象征之说,是民国时期闻一多提出的,但在此之前,诸多古籍都对龙有过记载,考古上的发现也证明龙的存在非常久远。”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党爱国也是历史教授,但在邵教授面前只能乖乖当小学生,他洗耳恭听,帮老师端茶递水。 “《史记?封禅书》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新唐书?五行志三》载:贞元末(805年),资江得龙丈余,西川节度使韦皋匣而献之,老姓纵观。三日,为烟所熏而死。《唐年补录》载: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一具,这里的记载比较详细,说云中有雷暴,一条青龙死在庭中,剖之,喉中有大疮。凡长十余丈。鳞鬣皆鱼。唯有须长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双角各长二丈。《辽史?太祖本纪下》,《梦溪笔谈?杂志一》,《续夷坚志》里都有对龙的记载,这是文献方面的,实物方面,七十年代,内蒙古赤峰附近出土一件C形的青玉龙,考古学者鉴定这个龙属于七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遗物,后来美国人拍的科幻电影,不止一次采用过这个造型……” 党爱国趁老师喝茶的档口,也补充道:“安徽凌家滩出土的白玉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