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8 (第1/4页)
而等到“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成立时,仰光早已经于四天前失守。 说起来,自珍珠港事变后以来第一次下动员令起,至远征军正式动员,中间间隔长达两个多月。期间,远征军时而动员入缅,时而停止待命,时而准备东调,反反复复,捉摸不定,坐使仰光沦陷。所以,在这支被寄托了厚望的军队还未进入他们要为之奋斗的战场时,他们就已经失去了此次远征之行的根本目的——保全仰光国际交通线。 这种状况令国人扼腕,然而这些却只是开始,入缅军内部分歧很大。中英美三方指挥官矛盾重重,各种关系极为复杂。 由于六十六军归入远征军战斗序列后,陆艺华也曾派遣几个参谋随军入缅,所以,远征军入缅之后的事他是知道一些的。 指挥官多次变动,系统紊乱,权限不明,各有所私,这样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远征军既未能适时适地集中主力与敌决战收复仰光,又未能退而凭据险要保全腊戍之战争物资。 况且,在此期间,指挥官不和,下发命令得不到有效实施,本就不好的缅甸战局急转直下。 到了今年四月份的时候,在侵缅日军主力的正面压迫下,赴缅远征军和英印联合部队开始全面溃败。杜聿明下令第五军五万余人绕道人迹罕至的胡康河谷撤退,然而新三十八师和新编第二十二师指挥官临场抗命西撤,坚决不肯进入野人山——即胡康河谷,并以全建制退入印度。 随之,日军迅速突破沿滇缅公路北进,远征军接连败退。甚至于,在所有人还未意识到远征军的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