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0 (第3/4页)
重庆的一处报社里,挂上电话后,张乾林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事确实出乎意料,作为一个战地记者,张乾林对战场形势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一旦美国对日宣战,日本势必要调军前往太平洋战场,而对于在兵力上依然捉襟见肘的日本来说,前往太平洋的部队势必会从苏俄战场和中国战场上抽调,这对中国战场来说,绝对算得上一件好事。 带着笑容从办公室内走出去,外面的编辑和记者们都是面带笑容,一些性格跳脱的年轻人甚至拿着那封发表的电报跳上了办公桌,报社内气氛非常热烈。 前往开会的路上,陆艺华一直都保持着笑容,即便他曾经经历过一次珍珠港事件,他也依旧很兴奋。事情未发生之前人总是会焦虑,但焦虑过后的愉悦也会更加浓厚。 周围的所有人都一副轻松的样子,仿佛下一刻日本便会投降。从这一刻起,这个民族看到了战胜的希望,人们从那种战争的迷茫中走了出来,用尽全力奔向光明。 陆艺华心想,幸好他还没有动身前往昆明,他没有错过这个时刻。 这两日会议非常多,作为中国的最高统帅,蒋委员长在得知珍珠港遇袭的第二日,就紧急召开了中央常委和国民政府联席会,并于会议结束后正式向日本宣战,同时下令组建远征军。 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正式对日宣战,报纸上的报道激情洋溢,并将抗战初期的全国动员令重新搬上了报纸最显眼的位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即日起,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民抗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