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 (第2/4页)
重迁不可避免地损失了一笔钱。他和工人代表谈过几次,对方要求全体员工涨三成的薪水,还提出法定节假日加班要付双倍的加班工资,孟重迁当然不肯答应这样的狮子大开口。 就在和这边工人如火如荼协商的同时,他派人去苏北和皖南,寻来一批要薪低廉的非熟练工。然后以工作态度不端正为由,解雇了带头鼓动罢工的那些工人。失了饭碗的工人们怒不可遏,到处奔走控诉孟家仗势欺人的丑陋嘴脸。 在那期间,其他工厂雇佣童工,拖欠薪资等丑闻也纷纷爆了出来,又有文人含沙射影写了一文,登在了主流报纸上。一时间,沪上不少企业家成为众矢之的,遭到舆论的一致声讨。 孟先生一向爱惜名声,但和企业的生死存亡比起来,那些又算得上什么呢?他开了几十年的工厂,早就摸清了对付底层劳工的套路,有些条件是绝对不能答应的,一旦你服了这个软,会有数不清的麻烦接踵而至。 就在大家以为事态要随时间渐渐平息的时候,本地的一家小报社报导了孟家工厂前女工罹患重病却无钱医治的新闻。四十岁的姚翠兰是个寡妇,上有老下有小,家里仅靠她一人苦苦支撑,却在患病时惨遭解雇,引发了老百姓广泛的同情。加上一些人的推波助澜,不少下岗工人自发组织起来,去孟氏棉纱厂门口拉横幅,孟先生停在工厂外面的车都被砸了。 孟重迁这下乱了阵脚,明白这场混乱单靠他一己之力很难扳过来,慌急慌忙跑去找副市长商量对策。 闸北一处拥挤肮脏的棚户区内,孟怀章带着孟成蹊转来转去找了半天,才摸到姚翠兰的家。开门的是一个七十多岁的瞎眼老太太,摸着墙把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