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二百零二章 二虎争,大战终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 二虎争,大战终3 (第5/12页)


    由于汉末三国盛行“二重君主观”这一普世价值,所以关羽为救故主刘备,而叛其人已经算仁至义尽的曹cao,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关羽此举,在当时人们看来,只会获点赞,唯一的差评来自于当事人曹cao。

    云某先前虽已提及多次,但如今不得不再次强调:

    官渡之战虽被列入汉末三大战役,但并非任何转折点,或者极具代表意义。

    这一战不仅偶然因素太多,而且战后也并非改变什么。

    老大哥、老上司袁绍依然强大到让小老弟、老下级曹cao绝望。

    真正的历史转折点,是袁绍之死。

    或者准确来说,是袁绍死时没有立嗣!

    三袁内乱,方才给了曹老板可乘之机。

    所以,云某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向者,云某虽针对袁绍不迎刘协的原因做过分析,但并不系统。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借此官渡大决战之机,云某为诸位大大系统分析一番根本原因。

    袁绍之败,被后世归因为“不迎献帝、刚愎自用、派系林立”等诸多问题,甚至为此对贾诩的“嫡庶论”顶礼膜拜,将郭嘉的“十胜论”奉为圭臬。

    但经过咱们分析已知,不管是“四胜四败论”也好,“十胜十败论”也罢,都只是曹cao一方提振士气的嘴炮之言。

    其中的错谬之处,云某已一一列举证据。

    其实,这一切都是归因效应:也就是以结果倒推原因。

    反过来考虑,如若无那些偶然因素,则袁绍必胜,那么届时,“十胜十败”岂不是通篇胡言?

    咱们言归正传。

    袁绍不迎献帝,大抵可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