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谯县访故友,征讨或难休上 (第7/13页)
东州系统便发生叛乱,甘宁、沈弥、娄发等将领亡入荆州,归刘表。 (刘)焉死,子璋代为刺史。荆州别驾刘阖,(刘)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刘)璋。--《英雄记》 按陈寿《吴志》,甘宁籍贯益州巴郡;按韦曜《吴书》,甘宁本籍荆州南阳,因此可以视作东州集团的人物。 (甘)宁本南阳人,其先客于巴郡。--韦曜《吴书》 建安五年(200)益州大族赵韪叛乱时,东州集团因为“畏惧被诛”才拼死力战,可见他们与刘璋之间,已经严重貌合神离。 蜀郡、广汉、犍为皆应(赵)韪。(刘)璋驰入成都城守,东州人畏威,咸同心并力助(刘)璋,皆殊死战,遂破反者。--《英雄记》 所以,刘璋放弃乃父的既定政策、改弦易辙有充足理由。 因其权位“实系篡夺”,原定储君是东州人拥护的其兄刘瑁;而川地豪强“废瑁立璋”。 而正因此,刘璋才与东州人貌合神离。 为了解益州赵韪之乱的背景,我们先来看看刘焉刘君郎。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不同于直观印象,刘焉入蜀并非坦途,颇费了一番周折。 彼时川地暴乱,流贼马相杀刺史郤俭、攻屠三郡;先自称黄巾、又自称天子。 益州黄巾马相攻杀刺史郗俭,自称天子,又寇巴郡,杀郡守赵部。--《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 注:郗俭即郤俭,郤正祖父。 注:三郡,即蜀郡、巴郡、犍为。 刘焉本太常(九卿),仕宦长安。得为益州牧,本就是因前任刺史郤俭被流贼击毙。可见彼时川地之险恶。 益州暴乱,津涂断绝。刘焉根本无法入川,只能蜗居荆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