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三十六章 论功行封赏,开府定计忙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论功行封赏,开府定计忙下 (第7/10页)

的角色。

    可惜孟达谋泄被杀,马谡刚愎自用,最终“兴复汉室”的计划,也在街亭之败中惨淡收场。

    现在,再来看西和诸戎”与“南抚夷越”。

    诸葛亮辅政期间(223-234),曾亲率甲士,深入不毛,征剿南中七郡(今云、贵与缅甸东北),因此“西和诸戎”与“南抚夷越”,往往被视作诸葛亮对《隆中对》的实践。

    实际这是不准确的。

    西和诸戎的真正含义,与孟获、雍闿这些南中酋帅关系不大。“诸戎”指的是盘踞关中的氐羌之族。即马超“阻戎负勇”,姜维“招诱羌帅”的凉州少数民族。

    刘备在世时,利用马超招诱羌帅,使其“都督临沮”。马超的都督区不是荆州临沮,而是雍州武都郡的沮县;《华阳国志》写得更清楚一些,即马超“北督临沮”。

    (马)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魏书杨阜传》

    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刺史,封斄乡侯,北督临沮。--《华阳国志刘先主志》

    诸葛亮北伐时,也多次招诱武都、天水等地的豪酋大姓。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马谡败于街亭,(诸葛)亮拔将西县千余家及(姜)维等还。--《蜀书姜维传》

    《后主传》与《张嶷传》中提到的“徙武都氐于广都”等事件,其实都是《隆中对》中“西和诸戎”的现实反映。

    (建兴)十四年夏四月……徙武都氐王苻健及氐民四百馀户于广都。--《蜀书后主传》

    同时,“南抚夷越”的概念也亟待厘清。

    类似孟获等南中豪帅,统称为“蛮”;至于“夷越”很明显指东南地区的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