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一百九十四章 皆出动,异变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皆出动,异变生 (第5/6页)

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韩寿字德真,南阳堵阳人,魏司徒(韩)暨曾孙。美姿貌,善容止。--《晋书贾充传》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望江南江南蝶》

    所谓“窃玉偷香”,典故便源自韩寿。

    韩寿仰仗男色,与贾充的女儿通jianian,结果身上意外沾染了贾氏特有的熏香,丑事因此败露。贾充为遮掩家丑,只好“以女妻之”。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时西域有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贾)充及大司马陈骞。其女密盗以遗(韩)寿……(贾)充秘之,遂以女妻(韩)寿。--《晋书贾充传》

    以贾南风那奇丑无比的容貌,韩寿老婆的长相值得我们发挥想象…

    然而…

    魏晋之世,这类人物俯拾皆是;这种病态审美,随着时间推进,也日趋加深。

    比如曹cao“被服轻绡,身佩鞶囊”;曹丕与曹植则“熏衣傅粉”,曹叡乃至“好妇人之饰”,可谓集其大成者也。

    三国魏晋男性“浓妆艳抹、崇尚阴柔”的社会根源,目前难于定论,可能源自三方面原因。

    其一是丧乱的时代背景。

    汉末黄巾之乱(184)至西晋永嘉南渡(311),历经百年丧乱,加之魏晋嬗代的血腥暴戾,无疑会导致厌世悲观情绪,最终使士大夫阶层出现行为偏差。

    七怪中的嵇康放纵、阮籍嗜酒,均可以视作对此社会背景的反映。

    其二是“尚虚无,好清谈”的玄学兴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