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志士抒壮心,仁人壁千仞下 (第13/13页)
指杀仲治(辛评字仲治)家……(辛毗)驰走诣狱,欲解其兄家,兄家已死。--《先贤行状》 至此,河北、河南集团的斗争烈度遂至巅峰。不过由于邺县城破,审配兵败身死,袁尚集团遭到粉碎,袁谭不久后(205)亦被曹cao擒杀。 类似的血腥清洗便不再见于史册,总算是替这段荒诞的权力斗争画上了休止符。 从结果来看,袁绍在整合本地与外来势力方面做得其实相当不错,至少在他生前,河南、河北两大集团的斗争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即使出现小规模流血事件,也祸止自身,不及家人。 袁绍死后,河南、河北士人的斗争烈度升级,斗争底线降低,先后出现借刀杀人(审配害逄纪)、斩草除根(审配杀辛评)之类的荒诞闹剧。 更为糟糕的是,由于袁谭、袁尚的威望有限,因此屡屡出现权柄下移之事。 塔读@
田丰之死,决于袁绍之手; 辛评之死,却全由审配专断。 君戮其臣,虽行无道,尚合礼法;臣子专柄,下凌上替,则系败亡之兆。 审配干的事儿,是臣能做出来的事儿? 那些吹“忠臣”审配的,和无脑吹“义士”臧洪的,拜托你们长点儿心吧! 这两人私心极重,罔顾主臣恩义,死有余辜! 正如前文所述,一言蔽之,袁绍集团的派系斗争问题,从来不是孤例。从横向上看,汉末三国诸军阀皆不免于此困扰; 从纵向上看,类似问题不绝于史书,至明清之际犹存。 自古成王败寇,袁绍,真的没有诸君想象中那般不堪。 诸君都被狗贼王沈误导了。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