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二十三章 真相终大白,巧取不义财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真相终大白,巧取不义财上 (第2/5页)

从文既欲全余昔日同僚之性命,余便将此事之始末告知从文。”

    原来.刘晔离京后,荀彧便察觉到情况不对。

    前文提过,刘晔故主是其人同宗族兄、刘勋刘子台。

    刘晔不顾旧主,骤然跑回九江,此事极为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

    于是,荀彧将刘晔与董昭之事联系起来,察觉到其中必有阴谋。

    联想到董昭本为袁绍旧臣之事,荀彧认为,董昭、刘晔与袁绍暗通款曲,袁绍或将遣奇兵南下陈留。

    但荀彧当即推翻了自己的推断。

    若是如此.刘协怎么可能发秘诏引狼入室?

    刘协早与袁绍撕破了脸!

    于是荀彧又想到了刘备。

    然而问题来了。

    军报表明,刘备始终老老实实杵在原武城。

    那么讨秘诏之人会是谁呢?

    荀彧开始留心兖州东部、徐州方面的奏报。

    直至张绣改旗易帜。

    荀彧暗中遣陈留当地士族子弟,借去陈留城回乡探亲实地探查一番,巧合的是,这家人的主母,刚好与赵大娘关系不错赵大娘脾气虽霸道,性格却豪爽,又出身豪族,因此,其人与陈留当地豪族关系融洽,实属正常。

    所以此人旁敲侧击后,打探到不少内情。

    而不久后,赵旻在广陵大杀四方的军报,也由驻于吴郡士族内部的密探带回。

    前文提过,荀彧是策划暗杀孙策的主谋。

    结合多方情报,并加以分析之后,荀彧恍然大悟。

    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原来是常山赵从文。

    此君文韬武略,胸有锦绣,能力不逊于曹孟德,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此君奉天子秘诏,心向汉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