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五十七章 善恶终有报,天道何昭彰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善恶终有报,天道何昭彰上 (第10/10页)

宁)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放所将夺其资货,于长吏界中有所贼害,作其发负,至二十馀年。--《吴书甘宁传》

    上述两类人物,与侠义精神完全不沾边儿,遑论“履行正道”。

    说穿了就是贵游子弟、以及权门附庸而已。

    既然侠客不能以身作则,那盗贼也该重新定义。

    其实乱世中“侠”与“盗”的界限是相当模糊的。

    比如“气侠”的袁术,最终便沦为“草寇”。

    更为悲剧的是袁术的“落草申请”还被山大王拒绝了,可谓落地凤凰不如鸡。

    (术)奔其部曲雷薄、陈兰于灊山,复为所拒,忧惧不知所出。--《魏书袁术传》

    所谓的游侠,是穿梭在灰色地带,游走黑白之间的人物,要么成功上岸、要么彻底下海。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至于所谓的“临危受命、以救时难而济同类”,不过是学者的美好想象罢了。

    理由显见。

    因为“轻财仗义、临危救难”的行为,需要庞大的财力物力为支撑。

    而“不事生产”的游侠,连自己的温饱都无法解决,遑论救他人之苦。

    因此见于史书的“侠”,往往托庇于权门。或是贵游子弟,或是豪门附庸。

    就算荆轲、聂政、专诸等“侠之大者”,背后也无一例外有大金主为靠山。

    世有三游,德之贼也。一曰游侠;二曰游说;三曰游行。

    乱世焉存浪漫主义?不过争名逐利耳!然则,英雄浩气长存矣!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