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翘楚朱元璋_第十二章 朱元璋欲渡江人帮天助 占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朱元璋欲渡江人帮天助 占采 (第7/19页)

长江顺流而下,由西向东,联手攻占了沿途的江城——安庆路城(今安徽安庆市)、池州路城(今安徽池州市)、铜陵县(今安徽铜陵市)、太平路城(今安徽当涂县)。可是,两人未能建立牢固的根据地。

    后来朝廷派遣大军围剿“天完国”及其所有的部队,徐寿辉指挥失利,致使国都陷落。各部自寻退路。

    赵普胜战败后退到巢湖泻河(裕溪河)流域,在黄墩建立彭祖家水寨,与巢湖水寨互为犄角。落魄的赵普胜与单打独斗的廖永安惺惺相惜,于是联合起来。

    联合水军共有大小船只数百艘,兵马一万余人。因赵普胜善使双刀,被称为“巢湖水雄双刀赵”。廖永安擅用鱼叉,被称为“巢湖水杰三叉廖”。

    廖永安两兄弟和赵普胜、李普胜与庐州的左君弼都有宿仇,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但是巢湖水军常吃败仗。

    左君弼,庐州(今合肥市)人。他的父亲叫左武,字继之,排行十七,世袭千户(正五品),诰封将军(五品以上的官员称为诰封)。有三子:君美、君弼、君辅。老大君美捕鱼为业,老二君弼、老三君辅随父亲在军中效命。赵普胜、李普胜起义后,左君弼和父亲跟随元朝大军征伐过他们,致使他们离开了含山县、无为州。

    后来左君弼经过彭莹玉的多次规劝,又看到天下大乱,“天完国”的地盘和势力越来越大,就采取了投机的策略,召集数千人起义,加入了彭莹玉的义军。但是他的部队不穿绛色衣,一律身穿青衣、交领左衽,被称为“天完”青军。

    但是,这未能化解他和赵普胜、李普胜及廖永安的宿仇。

    1353年十月,彭莹玉于瑞州(今江西高安市)牺牲后,左君弼独占庐州十余年,虽被封为“天完国”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