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翘楚朱元璋_第十二章 朱元璋欲渡江人帮天助 占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朱元璋欲渡江人帮天助 占采 (第17/19页)

   太平兴国三年,划宣州之芜湖、繁昌2县归太平州。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太平州为太平路,隶属江浙行省,辖县如故。治所还是在当涂县城。

    宋元当涂城的平面约为四方梯形,周长10.8里(约合6159米),坐南朝北,背依姑溪河。此河自东南向西北流入长江。当涂城的南墙依河而建,平面成斜线。宋朝建造者顺应地利在东、西、北面开挖护城壕沟,但在东、西、北三门处的壕沟留下两丈(约6.3米)宽的进城道路。路中先挖沟埋入通水陶管,从东南角引入姑溪河水,并建有一坝,设置了水闸,以防洪水。西城濠连通姑溪河。部分河水经过城东、城北、城西,最后又流入姑溪河。

    东城墙长约3.5里(1996米),有一门,正门居中偏南,叫行春门。

    西城墙长约3里(1711米),有一门,居中偏南,叫澄江门。一条大街把东西两门连通。

    北城墙长约2.3里(1312米),有一门,偏西,叫清源门。

    南城墙长约2里(1140米),有一门,偏西,叫南津门。意思是:南临渡口之门。

    一条垂直大街把南北两门连通。平日,商船云集姑溪河,挑夫频繁进出南津门。由于城东墙略成弧形,中部向东面突出,西墙轴线又偏斜、向东,故南墙比北墙短。护城濠基本沿着城墙走向开挖,也不是方方正正。

    城墙四角建有突出的弧形敌楼,可以从侧面有效射杀50米以内攻城的敌兵。

    北门和东门外地势开阔,便于大批部队集结及排兵布阵。

    当天下午,汤和派出的探子回来报告:攻打采石矶时,当涂城的四门已经关闭,全城戒严,白天也不打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