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翘楚朱元璋_第十二章 朱元璋欲渡江人帮天助 占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朱元璋欲渡江人帮天助 占采 (第11/19页)

8.3丈(约26.3米),进退、转弯缓慢。

    朱氏水师的大船不超过10丈(约32米),大多数是一批长约5丈(15.8米)、宽约1.5丈(4.8米)的渔舟,叫魛鱼船。船头较小、为方形,尾部宽阔、底尖。头小底尖使阻力大为减少,尾宽便于分水。这种渔船有8棹,16人cao作,能乘50人,非常利于作战。还带有一桅风帆。

    在冯国用的建议下,朱元璋与廖永安商议后,把魛鱼船改为兵船,设大浆10支,20名水手cao作。建造了一个兵舱,长约3.2丈(10米)、宽约6尺(1.9米)。设置12排座位,每排3人。其中的走道还可坐11人。舱顶是平顶,沿四边安装了栏杆,尾端栏杆正中安立一根信号旗杆,高一丈(约3.2米),上端固定着一根横杆,与立杆形成“十”字架。左右横杆中间各有一个铁钩,用来挂上幡式信号旗(条状长方形)。舱尾固定有一部斜梯,通到舱顶。

    数十艘10丈长的大船则改造为两层的中型战舰,设置20棹、40名水手。下层设置30排座位,每排坐6人。上层为战舱,左右两壁开设箭窗,用于水战放箭。夜晚作为水手、舵手的卧室。舱顶也安装了栏杆和信号杆。

    攻打三汊河水寨时,每条魛鱼舰只载20名披挂牛皮甲衣的弓箭手、10个点火兵。快速逼近敌船后,发射火苗箭突袭。大火把曼济哈雅的水师烧得狼狈不堪。

    首次和元军水战,虽然歼敌数量很少,但是烧毁、烧损10余艘中型敌舰。这使朱元璋及全体将士渡江作战的信心大增。接着,朱元璋召开庆功大会,请李善长宣布嘉奖名单和任命书。

    任命廖永安为水师一军镇抚,郑遇春为水师一军军需总管。任命俞通海为水师二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