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线建设(资料) (第8/8页)
。这一时期,全国消费水平是1949年以来增长最慢的。 五、“山、散、洞”的方针影响开发效益作为战备工程,根据三线地区的地形地貌,毛主席提出“大分散,小集中”和“依山傍水扎大营”的意见,中央进而确定的“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方针是有它的合理性的,特别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一些国防尖端工程,更应首先考虑其隐蔽性。但是,过分强调了山、散、洞原则,势必违反经济规律,达不到应有的效益。 如一个三线企业,下属的研究所和生产车间分散在5个县11条山沟里,最长距离146公里,内部连结公路达700多公里。联系十分不便,造成工序之间重复倒运,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很多现代化程度极高的尖端技术,深山里的条件显然不适合其发展,由于远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布点过于分散,并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开发,所以这些镶嵌在西部大地上的一个个现代工业基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受到限制。 六、忽视沿海老基地的发展,影响整体国力的增长由于集中建设三线地区,全国有380多个项目、14.5万人、3.8万台设备从沿海地区迁到三线地区。由于西部当地经济基础比较落后,措施难以配套,大量资金和设备闲置,施工队伍窝工严重,生产、生活问题较多,造成长期不能开工或开工不足。第3个五年计划中,累计三线地区投资为482.43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52.7%,整个内地建设投资为611.15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66.8%,沿海投资为282.91亿元,占30.9%。在底子厚、本来能取得很高经济效益的沿海地区,投资相对严重不足,影响了生产规模的扩大。 三线建设(资料)在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